多少品牌成也DEI、敗也DEI?英美領先企業瑪莎百貨和DELL怎麼做?
Sep 20 ,2023

▲DEI除了是一項應該重視的人權議題外,更是企業打造品牌的重要商業策略。圖片來源/Marcus Aurelius on pexels


文/劉世慶


還埋頭在談ESG,卻常常忽略到社會和治理面向如何結合落實?國外盛行已久的DEI能成公司經營的新方向。本文作者概覽DEI如何決定品牌成敗,落實DEI的具體做法又有哪些?提供給有遠見的台灣企業儘早投入佈局。

 

德國哲學家康德 (Kant) 曾在其倫理學著作中提到,無論種族、性別、宗教、職業、階級,都應該享有平等的道德地位。但上述倫理學上的「應然 (ought to be)」觀點,要在實際上落實卻有難度。根據心理學家的觀點,人其實很容易將不同的對象分類,像是年齡、性別、種族等,並予以差別對待,所以在職場上,我們時有所聞各種歧視。

 

近來,由於ESG概念的蓬勃發展,加上MeToo運動與「黑人的命也是命」(Black Lives Matter) 等社會運動,及疫情對於少數與弱勢族群的衝擊,DEI的概念在西方企業備受重視,也成為管理者一項重要的功課。

 

DEI 是由三個主要概念組成,即是「多元、公平、共融 (Diversity, Equity, Inclusion)」三個字的縮寫:

・多元 (D) 所重視的是多樣性的員工特質與背景

・公平 (E) 強調的公司員工都應該享有公平的待遇和晉升機會

・共融 (I) 則鼓勵接納與尊重多元員工的聲音與想法。

 

為企業加扣分的一線之隔:有無DEI

 

根據全球知名的富比世 (Forbes) 雜誌觀點,DEI帶給公司的價值包含有:打造更強大的團隊、促進合作、優秀人才可發揮、新創意產生、創造溫馨職場環境、員工感到被重視、建立員工的信任等。

 

除了在人力資源的直接效益外,對於產品行銷也有所助益。根據一項國外企業倫理頂尖期刊的研究,發現電影產業中,如果具有包容LGBTQ+元素的作品,將會較受到消費者青睞。相對地,一間流行服飾產業因歧視言論、排斥有色員工,受到消費者的杯葛,並造成營收的下降。

 

國際知名的永續企業,也經由DEI來強化自身的永續品牌。英國知名的瑪莎百貨 (Marks & Spencer) 便是一例,瑪莎除了致力朝向女性在高層主管有50%、少數族群在員工比例上有15%外,並成為全英第一家支持「10,000 名黑人實習生計劃」的零售商。


▲英國知名的瑪莎百貨 (Marks & Spencer)以DEI作為來強化自身的永續品牌。圖片來源/Francisco Osorio@flickr,CC BY 2.0


此外,公司也為員工打造多元包容的培訓課程,高層也時常與LGBTQ+族群與不同文化背景員工對話並予以支持,並經由他們的意見為公司設計更多元的產品。另外,為了讓多元消費者都能享受愉悅消費經驗,在每家零售店都有AccessAble指南,提供身體不便的消費者有關各類無障礙設備的訊息。

 

在社區與社會包容方面,瑪莎將慈善捐助更擴張到該協助無家可歸與LGBTQ+族群的機構。以上的DEI作為,也讓馬莎在全球永續領域享有盛名。


落實DEI,具體可以怎麼做?

 

另外,像是戴爾(Dell Technology)在2021年出版「多元與共融報告」,報告內容從公司的多元長 (Chief Diversity and Inclusion) 在主管宣言中,強調公司將致力於建構多元包容職場外,也說明公司在DEI上的治理架構,像是公司成立了相關委員會,從而發展出各項有關的專案計畫,以及近程與遠程的目標。

 

具體的作法,例如:

 

1、語言共融計畫(Inclusive Language),便是要加強公司DEI文化,從公司最基本的語言使用,便需避免任何有關於種族偏見的詞彙。

2、多元領導力加速計畫(The Diversity Leadership Accelerator Program ,DLAP),將培育女性職員成為未來的主管,讓主管性別比例失衡的科技業,未來能有更多女性高層主管。

3、聆聽集會計畫(Listening Sessions),則是主管聆聽過去被視為弱勢的非裔美國籍員工的心聲,了解他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困難,或是對於公司制度的建議,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尊重。

 

在報告中,公司也透明揭露有關數據,並且設定短期與長遠的目標,像是每年應該有50%的女性或弱勢族群員工,經由公司的培訓而有更好的發展,以及到2030年,應該有90%的員工認為工作是具有意義感的。

 

須擺脫樣板,做到內外一致

 

然而,當企業想經由DEI打造公司品牌時,也需真實的「內外一致」。例如有美國公司,刻意選出黑人女總裁來當門面,但實際掌權的仍是白人男性為主的董事會。或是避免成為「樣板主義 (Tokenism)」,即是過度給予弱勢族群額外福利或權利,或是在資源分配齊頭式平等來塑造公司的DEI形象。這都將使公司潛藏極大風險,造成人才流失或陷入「漂DEI」的負面形象。


▲當企業想經由DEI打造公司品牌時,也需真實的「內外一致」。圖片來源/Alexander Suhorucov on pexels


另外,值得台灣企業留意的是,DEI概念來自於西方,不少台灣企業採用大家長式的管理風格,或是華人社會中,重視群體高於個人的傳統價值,如何將DEI價值融入管理中,也將考驗著台灣企業。

 

心理學家Pinker在其著作中,發現在歷史歷程中,人類有一個進步的趨勢存在,即是暴力行為減少,對於異己者的包容。因此,DEI逐步被重視,也呼應著Pinker的觀察。

 

然而,從企業營運的角度,DEI除了是一項應該重視的人權議題外,更是一項重要的商業策略。如果DEI是已興起的職場革命,國際性的永續企業,除了興設多元長外,亦透過良好的DEI表現吸引永續投資基金。此外,在當今企業被期待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(SDGs) 之際,DEI的落實亦能呼應SDGs,包含SDG 5的性別平等以及SDG 17的夥伴關係。

 

有遠見的台灣企業應該留意、重視,並將其當為重要人才發展中的策略環節,將有機會獲得更多元的利害關係人支持,以及和其他永續企業合作的機會。



資料來源:天下雜誌

原文見此

▲DEI除了是一項應該重視的人權議題外,更是企業打造品牌的重要商業策略。圖片來源/Marcus Aurelius on pexels


文/劉世慶


還埋頭在談ESG,卻常常忽略到社會和治理面向如何結合落實?國外盛行已久的DEI能成公司經營的新方向。本文作者概覽DEI如何決定品牌成敗,落實DEI的具體做法又有哪些?提供給有遠見的台灣企業儘早投入佈局。

 

德國哲學家康德 (Kant) 曾在其倫理學著作中提到,無論種族、性別、宗教、職業、階級,都應該享有平等的道德地位。但上述倫理學上的「應然 (ought to be)」觀點,要在實際上落實卻有難度。根據心理學家的觀點,人其實很容易將不同的對象分類,像是年齡、性別、種族等,並予以差別對待,所以在職場上,我們時有所聞各種歧視。

 

近來,由於ESG概念的蓬勃發展,加上MeToo運動與「黑人的命也是命」(Black Lives Matter) 等社會運動,及疫情對於少數與弱勢族群的衝擊,DEI的概念在西方企業備受重視,也成為管理者一項重要的功課。

 

DEI 是由三個主要概念組成,即是「多元、公平、共融 (Diversity, Equity, Inclusion)」三個字的縮寫:

・多元 (D) 所重視的是多樣性的員工特質與背景

・公平 (E) 強調的公司員工都應該享有公平的待遇和晉升機會

・共融 (I) 則鼓勵接納與尊重多元員工的聲音與想法。

 

為企業加扣分的一線之隔:有無DEI

 

根據全球知名的富比世 (Forbes) 雜誌觀點,DEI帶給公司的價值包含有:打造更強大的團隊、促進合作、優秀人才可發揮、新創意產生、創造溫馨職場環境、員工感到被重視、建立員工的信任等。

 

除了在人力資源的直接效益外,對於產品行銷也有所助益。根據一項國外企業倫理頂尖期刊的研究,發現電影產業中,如果具有包容LGBTQ+元素的作品,將會較受到消費者青睞。相對地,一間流行服飾產業因歧視言論、排斥有色員工,受到消費者的杯葛,並造成營收的下降。

 

國際知名的永續企業,也經由DEI來強化自身的永續品牌。英國知名的瑪莎百貨 (Marks & Spencer) 便是一例,瑪莎除了致力朝向女性在高層主管有50%、少數族群在員工比例上有15%外,並成為全英第一家支持「10,000 名黑人實習生計劃」的零售商。


▲英國知名的瑪莎百貨 (Marks & Spencer)以DEI作為來強化自身的永續品牌。圖片來源/Francisco Osorio@flickr,CC BY 2.0


此外,公司也為員工打造多元包容的培訓課程,高層也時常與LGBTQ+族群與不同文化背景員工對話並予以支持,並經由他們的意見為公司設計更多元的產品。另外,為了讓多元消費者都能享受愉悅消費經驗,在每家零售店都有AccessAble指南,提供身體不便的消費者有關各類無障礙設備的訊息。

 

在社區與社會包容方面,瑪莎將慈善捐助更擴張到該協助無家可歸與LGBTQ+族群的機構。以上的DEI作為,也讓馬莎在全球永續領域享有盛名。


落實DEI,具體可以怎麼做?

 

另外,像是戴爾(Dell Technology)在2021年出版「多元與共融報告」,報告內容從公司的多元長 (Chief Diversity and Inclusion) 在主管宣言中,強調公司將致力於建構多元包容職場外,也說明公司在DEI上的治理架構,像是公司成立了相關委員會,從而發展出各項有關的專案計畫,以及近程與遠程的目標。

 

具體的作法,例如:

 

1、語言共融計畫(Inclusive Language),便是要加強公司DEI文化,從公司最基本的語言使用,便需避免任何有關於種族偏見的詞彙。

2、多元領導力加速計畫(The Diversity Leadership Accelerator Program ,DLAP),將培育女性職員成為未來的主管,讓主管性別比例失衡的科技業,未來能有更多女性高層主管。

3、聆聽集會計畫(Listening Sessions),則是主管聆聽過去被視為弱勢的非裔美國籍員工的心聲,了解他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困難,或是對於公司制度的建議,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尊重。

 

在報告中,公司也透明揭露有關數據,並且設定短期與長遠的目標,像是每年應該有50%的女性或弱勢族群員工,經由公司的培訓而有更好的發展,以及到2030年,應該有90%的員工認為工作是具有意義感的。

 

須擺脫樣板,做到內外一致

 

然而,當企業想經由DEI打造公司品牌時,也需真實的「內外一致」。例如有美國公司,刻意選出黑人女總裁來當門面,但實際掌權的仍是白人男性為主的董事會。或是避免成為「樣板主義 (Tokenism)」,即是過度給予弱勢族群額外福利或權利,或是在資源分配齊頭式平等來塑造公司的DEI形象。這都將使公司潛藏極大風險,造成人才流失或陷入「漂DEI」的負面形象。


▲當企業想經由DEI打造公司品牌時,也需真實的「內外一致」。圖片來源/Alexander Suhorucov on pexels


另外,值得台灣企業留意的是,DEI概念來自於西方,不少台灣企業採用大家長式的管理風格,或是華人社會中,重視群體高於個人的傳統價值,如何將DEI價值融入管理中,也將考驗著台灣企業。

 

心理學家Pinker在其著作中,發現在歷史歷程中,人類有一個進步的趨勢存在,即是暴力行為減少,對於異己者的包容。因此,DEI逐步被重視,也呼應著Pinker的觀察。

 

然而,從企業營運的角度,DEI除了是一項應該重視的人權議題外,更是一項重要的商業策略。如果DEI是已興起的職場革命,國際性的永續企業,除了興設多元長外,亦透過良好的DEI表現吸引永續投資基金。此外,在當今企業被期待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(SDGs) 之際,DEI的落實亦能呼應SDGs,包含SDG 5的性別平等以及SDG 17的夥伴關係。

 

有遠見的台灣企業應該留意、重視,並將其當為重要人才發展中的策略環節,將有機會獲得更多元的利害關係人支持,以及和其他永續企業合作的機會。



資料來源:天下雜誌

原文見此